本文共 151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八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线下又开启了新一轮抢夺,“无现金社会”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支付宝的活动从8月1日持续到8日,活动有超过1000万线下商家参与;微信支付的活动则持续1个月,与商家联动发起补贴,遍及全行业线下商户。而在8月8日网上流传一张截图,称央行紧急发文,认为无现金活动的部分宣传主题和做法,干扰了人民币流通,要进行纠正和引导。但是在8月10日新京报报道说,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没有发出相关文件,表示不干涉“无现金社会”的市场推广,但必须接受现金交易。
那么,央行此举透露出什么信号?无现金社会到底能不能实现呢?今天小新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为了从线下吸收用户,不收现金,只能通过APP付款。这种做法却在上海被老年顾客屡屡投诉,最终成了社会新闻。在中国境内交易拒收人民币,肯定是一种违法行为,盒马鲜生过火了。但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和政府机关,屡屡为民营企业下发要求和文件,这本身就说明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2015年微信首次提出“无现金日”,并把时间定在每年8月8日。而马云最早一次公开提及无现金社会,是在2016年11月,当时他建议马来西亚建设无现金社会。2017年2月,支付宝对外宣称,五年时间让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4月又宣布拿出60亿元,发展无现金联盟。截至6月30日,支付宝已经拿下杭州、武汉、天津、福州四座国内城市。
小新现在出门很少带钱包,移动支付可以畅行无阻。从大型商场到路边小摊,付款二维码遍布了大街小巷,甚至那些只能现金刷卡的地方成了落后的少数另类。中国已经成为移动支付最大的市场。如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垄断了90%的体量。在“无现金”这场热闹的烧钱战背后,微信和支付宝同时收获了用户线下场景的大数据。
通过腾讯和阿里构建的数据场景,可以收集用户的支付时间、地点、金额,拼接出完整的用户画像。这当然是大数据时代的一项伟大成就,但是用户的数据也会因此被获取。通过这些数据,你的消费记录和生活习惯被腾讯和阿里掌握。
另外中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向央行缴纳存款准备金,如果商业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就用这笔钱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但是支付宝余额和微信零钱只受腾讯阿里两家企业的信用背书,他们的安全并不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拿着钱和小姨子跑了这种事,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出现的。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有很多交易在自家平台的账户内部就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和银行进行清算。那就意味着民营支付机构实际上履行了央行的清算职能,有大量的交易处在央行的监管之外。洗钱、税务统筹都无法监控,央行就不能坐视不理。所以央行成立了一个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要求2018年7月之前,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要迁移至网联平台上处理。
大家可能意识到了,无现金并不是刷刷指纹那么轻松简单的,一方面用户的数据可能会被利用,成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原料。另一方面支付平台的风险在理论上还要高于商业银行,再者就是逃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
小新认为,支付平台的未来格局还存在变数,因为支付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一点从央行的不安中就能看到。但是不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未来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不管5年还是几年,无现金社会终究是个大趋势,这一点是不可阻挡的,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我们所说的无现金并不是一张纸币也没有,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是很难实现的,而是接入移动互联网的人能普遍实现无现金,这一点很快就会实现。
我们曾经讲过微信支付如何通过红包大战崛起,关注“真像大白”,回复“红包”就可以看到这期内容。
告别小白,真像大白,我们下次接着聊。
转载地址:http://rlbdx.baihongyu.com/